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97.10.06 生態調查-夏秋季裡大地的變動















黎家興 / 桐林報導


日期:97.10.06
天氣:上午陰天, 夜間間歇性毛毛雨
日調點: 24° 2'52.77"N / 120°47'3.93"E
夜調點: 24° 3'47.40"N / 120°45'46.60"E (海拔約200m)
調查人員:上午:家興, 美芳, 政良, 淑玲,月雙 / 夜間:政良, 淑玲, 政良, 美芳
備註:薔密颱風(警報期間 9/26~29)之後。


雖然天氣不錯,但是調查期間鳥況不好,僅記錄小白鷺、白頭翁、山紅頭、小彎嘴及白鶺鴒等5種鳥類。蝴蝶的部份記錄青帶鳳蝶、圓翅紫斑蝶、星三線蝶、琉球三線蝶、雌白黃蝶、烏鴉鳳蝶、台灣黑星小灰蝶、台灣黃蝶、荷氏黃蝶、大鳳蝶、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姬小紋青斑蝶、淡色小紋青斑蝶、竹紅弄蝶、姬單帶弄蝶等16種蝶類。爬蟲類記錄有印度蜓蜥1種。蜻蜓類記錄有金黃蜻蜓、中華珈蟌、短腹幽蟌、薄翅蜻蜓、杜松蜻蜓、霜白蜻蜓及善變蜻蜓等,以薄翅蜻蜓的數量最多。


夜間的調查點與白天不同,主要是基於安全與蛙類多樣性的考量,夜間調查點的微棲地類型較多,蛙類比產業二橋的蛙類種類更多樣。本次調查記錄的蛙類包括莫氏樹蛙(鳴聲記錄)、梭德氏赤蛙(近百隻成蛙)、日本樹蛙、褐樹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等。

九九峰本身屬頭嵙山層,地質較不穩定,每逢豪雨區內容易崩塌及形成土石流,日前有多個颱風造訪,在經歷了近一年的生態調查,除了針對物種的辨識、生物族群季節性波動,對環境變化更有深刻的感受。每一次幾乎都會覺得「哇,這裡怎麼變成這樣」、「哇,那裡怎麼變成這樣」。
在我們調查的路線,過去主要有7個定點地標拍照的地方,其中一個地標「麻六甲倒木」早已被更早的某次洪水沖到更下游,因此剩下6個定點地標。

過去我們戲稱「牛背石」的地標,該石在溪床上顯得頗為巨大,遠遠看就像是一頭牛趴伏在地上休憩,估記該石露出地面的部份1.5~2公尺,上面長滿多種蕨類及苔蘚植物,也曾發現過蘭科的穗花斑葉蘭及赤尾青竹絲,生態豐富。一般都認為洪水致使山壁崩塌所挾帶的土石會使溪床抬高,在卡玫基及辛樂克颱風時確實有這種感覺,但是這次薔密颱風之後,卻使「牛背石」下方產生淘刷而裸露。由我們的政良兄站在石頭旁,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差異。

而6個定點地標的最後一個地標為「麻六甲合歡大樹」,這棵樹估計高於15公尺,甚至超過20公尺,人站在樹小算是渺小的了,經過幾次颱風洗禮後,我們的第6個地標要改名為「麻六甲合歡倒樹」。其實只要有心,光是這條九九峰的溪谷路線就令人感覺十分奇妙,值得本地及外地訪客造訪。(但還是要注意安全,避免在大雨過後冒然前往)

97.9.27 生態調查
















日期: 97.9.27
天氣:
日調點:24° 2'52.77"N / 120°47'3.93"E
夜調點:24° 3'47.40"N / 120°45'46.60"E (海拔約200m)
調查人員:上午:家興, 美芳, 政良, 淑玲、月雙 / 夜間:政良, 淑玲
調查備註:
在辛樂克(警報期間:9/11~9/16)之後,薔密颱風(警報期間 9/26~29)之前,薔密對台中影響較大的雨勢在9/27以後。

本次調查時間及範圍內記錄物種包括:

鳥類:白鶺鴒、樹鵲、灰鶺鴒、小彎嘴、大冠鷲、巨嘴鴉、綠繡眼、繡眼畫眉、紅嘴黑鵯、黑枕藍鶲、白頭翁、洋燕等12種。

蝶類:眼紋擬蛺蝶、斯氏紫斑蝶、姬蛇目蝶、雌白黃蝶、端紅蝶、黑鳳蝶、青帶鳳蝶、單帶蛺蝶、鐵色絨毛弄蝶、台灣黃蝶、石牆蝶、端紫斑蝶、淡小紋青斑蝶、大鳳蝶、琉球三線蝶、姬小紋青斑蝶、枯葉蝶、青斑蝶等18種。

蜻蜓類:善變蜻蜓、薄翅蜻蜓、金黃蜻蜓、侏儒蜻蜓、霜白蜻蜓、短腹幽蟌、杜松蜻蜓等7種。

爬蟲類:麗紋石龍子1種。

蝦蟹類:拉氏清溪蟹1種、澤蟹1種、粗糙沼蝦1種。

魚類:短吻紅斑吻蝦虎1種。

日間調查點蛙類:日本樹蛙、日本樹蛙。

夜間調查點蛙類:黑眶蟾蜍、日本樹蛙、褐樹蛙、澤蛙、梭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


短評:

(1) 受辛樂克颱風影響,造成區內多處坍方,溪流卵石重新堆積,河床有抬高的情形,然而各式生物在天氣晴朗的今天仍然踴躍活動。
(2) 本季褐樹蛙數量相對夏季已明顯減少。而梭德氏赤蛙正處於繁殖季,在溪流中可觀察到成千上萬的卵團與蝌蚪。夜間成蛙廣布於溪濱卵石,可觀察到交配個體,也有機會聽到梭德氏赤蛙雄蛙的求偶及雄蛙誤抱雄蛙的釋放聲(release call)。
(3) 短腹幽蟌的數量明顯減少,可能與颱風有關。
(4) 本路段夜間蛙類、澤蟹、拉氏清溪蟹橫行於馬路,敬請減速慢行加以閃避,並生物有時間逃脫,減少壓死路面遷徙生物之機率。
Posted by Pic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