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20091213-龍眼文化創意暨家政四健聯合成果展翦影

image

20091213-龍眼文化創意暨家政四健聯合成果展

本活動由霧峰農會指導,於2009年12月13日,於霧峰鄉農會桐林集貨場圓滿完成。

內容活動眾多,吸引約300人次以上之村民及遊客參加,十分成功。

 

 

以下為部份活動翦影:

image

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林淑玲擔任主持人。

首先上場表演的是小朋友的小提琴演奏。

image

洪耀春先生及李淑玲小姐等帶領表演社區歡迎舞蹈。

image

桐林魔豆工坊-木偶劇場(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image

大家圍觀偶劇。

image

桐林魔豆工坊-木偶劇場(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當蝴蝶羽化飛出時,前排的小朋友也高興的跳起來!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TBN 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生物多樣性地理資訊系統

image

生物多樣性調查資料最新網站開跑了,提供學者、民眾調查物種資料及相片上傳及管理功能。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加利用。

 

TBN Taiwan Biodiversity Network  生物多樣性地理資訊系統

http://www.tbn.org.tw/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20091211 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與蝶有約摺頁

轉曲 -00_生態導覽地圖_正面

轉曲 -00_生態導覽地圖_反面3

桐林社區生態推廣站有五組,其中北坑組歷經兩年調查,累積不少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的蝶類資料,今年由農會創新農村社區人文發展計畫-「牽手繪桐產業再造藝家鄉(四)」輔導,在農會指導員林雪慧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坤河、理事林淑玲、其他推廣站站長、組員、社區長者的熱心協助下,始能將調查成果由摺頁呈現。也希望透過摺頁介紹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及社區的生態調查推廣站。

您知道霧峰蝶類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在哪裡嗎? 其實就在我們居住的桐林。桐林屬低海拔山區,部份山坡地保留良好植被,為多樣的蝶類物種提供食草植物來源,經由調查及文獻收集結果,評估桐林地區可能出現的蝶類可能約在150種,在摺頁中選擇較常見、較大型或較具代表性的蝶種共55種,這些蝶類十分適合作為社區學童、居民、遊客,認識桐林地區蝶類的入門物種。

為什麼這麼多的蝶類出現在桐林村,而沒有出現在霧峰的其他村里?

如果想要認識及欣賞這些蝶類,要選擇在什麼時候? 到什麼地方去觀察?

社區的生態調查活動又是怎麼一回事? 我家的小朋友可以參與嗎?

這些問題,住在桐林的您,不能不知道喔。

 

如果您想要知道相關的資訊,歡迎與生態園區推廣窗口聯絡。

也可以在 「九九峰‧爬爬山」http://99f-pp3.blogspot.com 

-桐林生態社區影像雜誌,看到相關活動資訊喔。

-----------------------------------------------------------------------------

北坑組的組員介紹:

黎家興-召集人,負責調查時間安排、及整理相關調查資料

林美芳-副召集人,負責聯絡事宜、資料回傳,此外也負責植物的調查記錄

張政良-負責蜻蜓、蛙類調查記錄

李淑玲-負責蜻蜓、青蛙調查記錄

黃淑敏-負責蝶類調查記錄

楊月霜-負責鳥類調查記錄

image

20091209 98年度中中苗地局推廣型農村再生培根計畫課程第二天

image

今日課程為「旅遊遊程規劃」,原訂由陳啟榮老師主講,因業務關係,由南投林管處 許逸玫技士主講。

內容主要針對旅遊名詞解說、案例分享,並且說明桐林社區未來可異業結盟的行銷方式。

出席狀況踴躍,參加的村民約40多位。

 

家興報導

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20091209 98年度中中苗地局推廣型農村再生培根計畫課程開始

image

課程內容如下:

98年度中中苗地局推廣型農村再生培根計畫

98.12.09(三) 生態旅遊 黃昭通

98.12.10(四) 旅遊動線規劃 陳啟榮

98.12.16(三) 旅遊服務的品質 陳炳輝

98.12.17(四) 農村生態與工法 張義勝

98.12.23(三) 公共空間營造與閒置空間再利用 胡清明

98.12.24(四) 產業行銷包裝與宣傳 曾千豪

上課時間均為 19:00~22:00 (3hr)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中分局

承辦人:劉鎮榮 工程員 04-25261166 #2405

推廣型團隊

承辦: 原莊景觀程有限公司

主持人: 張義勝 04-23223032#15   0926-818661

執行: 林玲宜 04-23223032#14   0911-127530

e-mail: manor@ms15.hinet.net

上課地點:培力中心 (桐林村民生路606巷30號)

社區聯絡人:林震科 0933-445297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桐林生態村的願景一角

桐林生態村的願景一角 桐林,以農立村,大部份是農民,而主要的產業是龍眼、荔枝、香蕉、鳳梨。 為了要讓大部份的農民能逐漸體認近年桐林社區在人文、生態營造的價值, 如何讓人文生態活動、景觀營造與農民的生活、產業實務結合, 牽涉未來相關活動能否永續經營之關鍵。

那麼要如何連結活動、環境美化與產業, 有人反應,應該要設立生態示範園區, 沒有錯,在桐林,有一個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但是一般遊覽車不易到達。 所以,觀光資源還無法獲得最良好的利用, 但這並不可惜,因為好的環境通常都是因為交通不便利才能得以喘息。 因此有人反應,那就繼續維持現況,不要讓遊覽車到達,避免人太多反而破壞桐林的原始森林環境。 把青桐林生態產業園區定位在深度自然之旅的行程就好。

反而在聚落附近,那些實際有在進行農作的園區,自然環境本來就已經受到較多的干擾,反而可以用來加強生態及美化的營造。 首先想像一下,訪客來,就是分幾組帶到我們各個創意生態園區去體驗, 體驗什麼? 任何農事都可以因客層進行不同的解說及體驗,若能結合生態、人文故事及特色那又更好。 例如,我們都知道龍眼木要落梢, 但是要怎麼落? 這並不是大家都知道, 落梢其實也是有很多的技巧與故事。 過去的人務實,龍眼樹高又大,採收時還要爬天梯;現在則是重方便管理與安全,實施龍眼矮化全省第一。 不但讓訪客聽故事、知道產業發展史,也可以實際來試試看, 進而跟龍眼樹產生一種情感。

又例如,落下來的龍眼樹枝梢是直接丟掉, 還是還可以怎麼利用? ok , 可以烘龍眼、作木藝。木頭烘的龍眼乾拿出給訪客吃, 比較一下。 教他什麼才是好吃、為什麼桐林龍眼乾的品質最好,若是要送人,或自己補身體,就是要怎麼吃... 另外, 園區的主人就可以把落下來的梢切切咧,作一些園區的創作, 讓訪客欣賞, 當然,也要切一些材料讓訪客也來動手作, 這樣才能與那些在市區、室內作木材DIY的場域有所區別啊! 要特別強調只有在這裡的臨場感,才是真正的農事農藝體驗。(有些事情,只要自己特別去強調,訪客就會覺得有特色)。

動了手用了心,日子過得很開心,一開心,寸金難買寸光陰,肚子餓就要吃點心(餐點)。點心裡面有什麼? 就是桐林特產下去做的點心(餐),例如蓬萊竹、龍眼、荔枝、鳳梨、香蕉皆可入菜。 入菜的材料皆要創造有故事。有故事,就有人情味;覺得好吃,產品自己會說話。


留名片給客人,也跟客人留電話,有什麼活動,就call 客人帶小朋友來參加。 要是更麻吉,認養樹木跟貓頭巢箱也都很讚。可以彩繪巢箱,掛在樹上,為失去森林樹洞巢穴的貓頭鷹盡一份心力。也讓貓頭鷹為健康少農藥的果園管理盡一份心力。 所以說,發展農民自家的生態產業園區非常重要,真真正正可以結合生態、人文生活與產業。 讓農民獲得一種協助他人體驗農作生活情趣的成就感,這也將是支持農民發展及維護生態人文及環境的原動力。

怎麼做呢? 由於每個園主的巧思不同,立地資源與興趣方向也不同,說不定會再發展出各種爭奇鬥豔的創意。因此初期,可以先選擇3~5個點加強協助及營造,徵求勇於嘗試的人來引領大家,透過研訓課程知曉相關案例吸收經驗。 目標就是要讓其他的人看到時,紛紛產生想要彷效的心思、情趣與創意發想。 一不小心,我們就達到了所謂「擾動社區」的效果,那也是社造過程中所樂見的。 能不能作到? 只要主事者用心,公而不私,多加宣導,村民人人自然願意同心協力,聚沙成塔。


當然最重要的人,還是有心把傳統農業生態化經營的園區主人,將具有社區領導及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