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97.11.9 桐林生態調查-就算節氣已經到冬至還是會有蛇出沒(桐林生態社區報)

97.11.9-桐林生態調查-就算節氣已經到冬至還是會有蛇出沒(桐林生態社區報)

撰文 / 攝影:黎家興、林美芳

IMG_3326

日期:97.11.9
天氣:上午陰天偶爾飄細雨, 夜間間歇性毛毛雨
日調點: 24° 2'52.77"N / 120°47'3.93"E
夜調點: 24° 3'47.40"N / 120°45'46.60"E (海拔約200m)

這個月的村調本來是抱著開心的心情,在細雨中攸閒的前往調查目的地。就在到達目的打開車門的那一剎那,突然覺得好臭,結果就在產業二橋(當地人俗稱八號橋)前的馬路邊邊發現了人類的排泄物,這路段在假日裡人來人往,怎麼會有人在這裡作這種事,我們評估是昨晚在這邊露營的人所遺留,十分沒有公德心,除了影響當地訪客的心情,更有可能污染下游村民的生活用水。希望大家給予這干人嚴重的讉責,也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這種事情。

受到近期峰面南下的影響,中部地區的氣溫已開始下降,白天調查時段約於8:00多到達調查樣線,發現鳥況、蝶況、蜓況都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而使出現的種類及數量明顯變少。物理性環境變化已沒有夏秋際之暴雨、洪水時期那般明顯。

進入調查的溪谷樣線,在溪水中仍可發現許多的蛙卵與蝌蚪,大部份都是梭德氏赤蛙蝌蚪。美芳在林緣想要走近看一棵植物的果實時,我發現就在她要看的果實不到1公尺的枝葉上蜷伏著一隻赤尾青竹絲,趕緊叫她快退後,好險避開了可能的蛇吻。這個經驗告訴我們,調查時須以安全第一為考量,除了穿著雨鞋是野地調查必備外,切忌「見獵心喜」,就算遇到了很吸引人的生物或行為,還是要先注意一下周遭的環境。

_MG_1618

這個月除了山芙蓉開花外,也是俗稱森林綠癌-小花蔓澤蘭開花的季節。其實每次調查如果在路邊有發現小花蔓澤蘭就當場予以拔除,部分路段已顯現效果,然而小花蔓澤蘭繁殖力及擴散能力驚人,還希望更多遊客也能投入隨手移除外來入侵種的行列。除了小花蔓澤蘭,在北坑溪產業二橋這個區域附近也開始出現美洲含羞草這種令人討厭的棘手植物。美洲含羞草比起一般碰到葉子就會合起來的含羞草植株更為高大,最大的特色則是「棘手」,如果不小心碰到美洲含羞草的枝條,上面的棘刺會毫不猶豫的刺進您的皮膚,並引起疼痛感,因此也將其列為本區外來入侵種掃盪治安對象。

_MG_1645 _MG_0577

今天的蝶況並不是很好,跟氣溫應該有很大的關係,不過我們還是很幸運的發現了青斑鳳蝶的黃斑型老熟雌蝶,幼蟲主要取食木蘭科之白玉蘭、含笑花及烏心石等植物。

_MG_1657IMG_3363

夜調期間,因為下著小雨,蛙類出沒的狀況良好,大體上仍以梭德式赤蛙的數量最多,盤古蟾蜍則聚集數量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不過也因為下兩的緣故,許多蛙類可能把視野平坦、地面略溼及積水的柏油路面當作溪岸,有為數不少的數量被行經的車輛壓斃,依個人經驗,要避免壓死夜間棲息在柏油路面的蛙類,建議放慢行車速度,最好是20公里/1小時左右,降低車速有助於發現路面蛙類,並進行蛙類險避,也增加蛙類自身逃離路面的機會(但也要注意其他行車安全及交通法規)。

水域生物除了有許多台灣馬口魚、石賓、蝦虎等魚苗外,尚可發現許多水蠆,因此向同行的小朋友解說了水蠆mask的構造與功能。

IMG_3378 IMG_3377

夜裡路面的蛙類不少被車輛輾斃,較特別的是晚上回程在路上還發現了雨傘節,該兩傘節體長超過2尺,被政良發現後,可能是感受到威脅,便快速逃往後草叢,沒想到就在這隻雨傘節逃跑的過程中,竟然還順便捕食了稍早被壓死在馬路上的梭德氏赤蛙的屍體。

IMG_3367 IMG_3383

沒有留言: